人間通訊社

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教育人文> 叢林學院線上修持 北島青年歡喜參與

教育人文

字級

叢林學院線上修持 北島青年歡喜參與

【人間社記者 張爽 奧克蘭報導】 2020-04-28
為探索佛法智慧以達身心安頓,在生活中實踐佛陀經典中的教誨,佛光山叢林學院「青年精進A計畫:線上《金剛經的修持》」4月26日開課,為全球佛光青年提供線上學習平台。第一節課由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院長慧昭法師主講,紐西蘭北島佛光青年團共7位青年代表參與課程。

「沒有過不去的事,只有過不去的心情」,慧昭法師首先透過「無常」來觀察「般若」的「空」性。因為煩惱都會過去,所以「無常」即為希望。並以星雲大師法語「做人要像一個皮箱,當提起時提起,該放下時放下。」鼓勵大家不要耽溺於人生的「上半場」的無奈,過去心不可得,因此寬容過去,善待未來,才能提放自如。

對於生活幸福的要義,慧昭法師舉例說明「快樂不在於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所以「知足」是人間最大的財富。青年要珍惜當下因緣,以大師「你對我錯」的雅量,放下比較與計較,修行無諍三昧,從而與佛相應。在課程中的靜坐環節,法師指導大眾觀想「有無好壞不計較」的道心,放下執著的「芝麻小事」,呈現當下的自在與解脫。

在問答環節,對於《金剛經》為何有「經中之王」的美譽,慧昭法師回到佛陀的教誨,以「佛說種種法,為治種種心」闡明佛陀應病予藥的慈悲,因此法遍一切處,只要與心相應,即是自己的「經中之王」。為解答青年「如何把煩惱化作雲煙,是否一切皆空」的疑惑,法師結合「諸相非相」中「緣起有」而「無自性」的「緣起性空」真理,說明生活中不必執著於眾緣和合的煩惱假象,要把握當下,惜福結緣,進而化煩惱為菩提。最後慧昭法師分享在世間修持佛法的三個建議:親近善知識、多聞正法、跟對團隊,並提醒大家,放下不是放棄,要有放下的功夫才能有提起的力量,祝福大眾在之後的課程中,發覺自己的價值,增長菩提智慧。

參與課程的紐西蘭北島佛光青年們感謝常住及叢林學院提供的方便與因緣,並積極分享自己的感悟,學青團二團團長Lisa在「隨緣就能夠自在,自在就能解脫中」學習到「不提起就不用放下」的道理,即在學佛與行佛中開發潛能,還原本自具足的佛性。社青團幹部Larry通過「不要拿別人的過失折磨自己」體會到,要常常關照當下的心,改變要從回歸自己開始。青年宣講員Amy表示,在煩惱的海洋中要守護自己清淨的本心,若要化繁為簡,當觀知足惜福。青年都十分期待後面的課程,相信會有更多的精采收穫。
12345678910第1 / 461頁
追蹤我們